李氏來自大溪內柵,帶領五個兒子自大溪往角板山開墾。
李永獅排行第五,因受日本教育,飽讀經書,在角板山派出所擔任警手,協助日本警方。(左一)
李永獅因媒妁之言與李簡屘女士互結連理。結婚之後,李永獅先生因為職務的關係,經常奉調角板山各個部落,因此,李簡屘女士也經常跟著先生李永獅到部落。當時因為生活困苦,又有九個小孩要扶養,於是開始以挑扁擔的方式隨著李永獅到各部落與原住民交易,分擔家計。
李簡屘老太太自大溪的木器行訂做的化妝櫃,保留至今,目前已挪用為零錢櫃。
十四歲就從大溪鎮來到角板山的簡春緣女士,小時候放學回來就要幫忙家裡賣東西,十五、六歲時參加為總統 蔣公舉辦的山青訓練,當時忠孝路是角板山上最熱鬧的商圈,許多原住民都從溪口、爬過斜坡、經過角板山公園旁的大樹來到忠孝路添購日常生活用品。當時角板山沒有郵局,『和興商店』還兼做『郵政代辦所』與許多原住民結緣。
民國四十年以前復興鄉至大溪的路尚未拓寬,店裡補貨非常辛苦,凌晨四、五點就得起床,走路至大溪鎮買賣,路程要四小時,來回就花了一天的時間,雖然當時有輕便車,但是大家都很節儉,回程時將貨品放在輕便車上,輕便車由人來推,上坡時大家得幫忙推車,下坡時才能坐上車。
李簡春緣於民國四、五0年代認真工作打拼的精神!
李簡屘女士的第七個女兒(李鳳招女士)剛出生與長女(李秀菊女士),於民國二十九年攝於角板山的太子賓館!
李簡屘女士的第三個女兒(李秀鸞女士)和七個女兒(李鳳招女士)及第八個女兒(李錦女士)攝於和興商店的後院!
李鳳招女士於民國四十一年畢業於介壽國小!
李清圳先是家中的長男,早年服務於林務局,因媒妁之言,與李莊瑞珠女士於民國四十四年結婚!
李簡春緣女士於民國五十六年當選模範媳婦!
李簡屘女士於民國五十七年當選模範母親!
民國四十年左右的和興商店。
經濟部為提升復興鄉產業經濟的競爭力,落實傳統商圈升級,以改善鄉民生計,並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,並決定重新塑造復興鄉的形象。在鄉公所及鄉民全力支持與配合下,於民國八十四年起選定復興台地為一示範區,由桃園縣政府專款補助復興鄉公所,委託中國生產力中心規劃角板山形象商圈。首先美化角板山附近的商家,並輔導商店經營,活化商圈各行各業的生命力;隨著四季的不同,配合香菇、桂竹筍、水蜜桃等農產品,加以行銷包裝及推廣,以吸引更多的人潮消費,對於周邊景點如角板山公園等,融合泰雅文化,推出各類活動,以帶動觀光風潮,的進而刺激商圈的活絡性。
角板山形象商圈的會員!
早期的(柑仔店)要有菸酒公賣局所頒發的零售商字號才能販賣商品! 很值得回味!
中國國民黨部文宣隊於北橫公路開鑿時期(52年~55年)進入北橫,慰勞開鑿北橫路段勞苦功高的榮民伯伯。 當時所在的位置是目前是北橫路段的霞雲坪。
50年代的林務局竹東管理處大溪工作站復興分站
和興商店的生財器具『算盤』,使用年限超過一甲子,伴隨著和興商店一路走來始終如一! 很特別的算盤。